荼靡〈Rubus rosaefolius var.coronarius 〉
酴糜又稱,現在寫作荼縻、荼蘼。
古人給酴糜取了不少好名字:佛見笑、百宜枝、獨步春、瓊綬帶、白蔓君、雪梅墩、雪纓珞等。
荼蘼,“懸鉤子薔薇”,屬薔薇科,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,攀緣莖,株高2-3公尺
莖綠色,莖上有鉤狀的刺,羽狀複葉,小葉橢圓形,上面有多數側脈,致成皺紋。
初夏開花,花單生,大型,雪白、酒黃,火紅,可大多都是白色,單瓣,有香味,不結實。
荼蘼色香俱美,其藤蔓若以高架引之,可成垂直綠化的優良觀賞花木,以地下莖繁殖。
產於我國,現在較少人知道,但它在古代是非常有名的花木,
《群芳譜》上說,“色黃如酒,固加酉字作"酴"。
陸游有詩:吳地春寒花漸晚,北歸一路摘香來。
對酴 的評價是很高的,亦由此可知酴 花在我國很多地方能種植,也不太少見。
詩人楊萬里卻不喜歡將酴 與酒聯繫在一起,他有詩:“以酒為名卻謗他,冰為肌骨月為家”
詩人常感情用事,晁無咎甚至說酴 應該取代牡丹為花王。
古人對荼蘼評價甚高,宋曾端伯以十花為十友,鑑之為韻友;
張敏叔工畫花木,以十二花為十二客,論之為雅客。荼蘼花開於春末夏初,一但花綻枝頭,即預示華春將盡。
所以詩人又將對春光的依戀,移寄於她。
北宋王淇在「春暮游小園」寫道:「一叢梅粉褪殘妝 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蘼花事了 絲絲天棘出莓牆」。
詩中以冷酷的天棘(天門冬)和孤寂的牆苔,對映香柔婉約的荼蘼花,從而襯托春日風情的可貴了。
讀袁中郎《花祟》,有“酴 宜沉水”句,但不知其詳。
見注釋曰:酴 ,也作荼蘼、荼糜等,薔薇科落葉小灌木,確於暮春時開花,有香氣。
清代褚人荻《堅瓠續集》有《酴 露》一篇,說酴 露為大西洋沿岸各國所產,
酴 花上凝結了露水,“瓊瑤晶瑩,芬芳襲人,若甘露焉,夷女以澤體膩發,香味經月不滅。
夷人”將這種花上的露水收集並用瓶子裝了,遠遠地販賣到外地。
還有《清異錄》:“荼蘼曰白蔓郎,以開白花也。”
毛滂《南歌子‧席上和衢守李師文》云:
綠暗藏城市,清香撲酒尊,淡煙疏雨冷黃昏。
零落荼蘑花片損春痕。
潤入笙簫膩,春餘笑語溫。
更深不鎖醉鄉門。先遣歌聲留住欲歸雲。
紅樓夢中《壽怡紅群芳開夜宴》一回,
曹雪芹用以花喻人的手法暗示幾個人物的命運。
其中就有荼蘼。
麝月抽到一張花簽,是“荼蘼韶華勝極”,背面的詩句是:“開到荼蘼花事了”
出自宋代詩人王琪的《春暮游小園》:
一從梅粉褪殘妝,塗抹新紅上海棠;
開到荼蘼花事了,絲絲天棘出莓牆。
“韶華勝極”意指花事到了盡頭,之後自然是群芳凋謝了,
有完結的意思;荼蘼花在春季末夏季初開花,恰好是這最後開的花
然而歲月流轉,季節更迭,縱使春花開盡後,
臨夏尚有淨荷,際秋亦有壽菊,而逢冬更有勁梅。百花四時開放,景色互成殊異,
非此一切,怎能稱之為天地勝況?
- Apr 27 Sun 2008 19:28
荼蘼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